国内物联网发展与热点研究
作者:毕业查重系统 发表时间:2020-09-15 23:31:33 浏览次数:382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关键词”为检索项,“物联网”为检索词,论文发表时间截止到2012年,期刊范围选取“核心期刊”,将匹配设定为“精确”。将搜索结果进行存盘。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具体操作为:首先,运用EXCEL,分别对“年”、“刊名”、“作者”和“关键词”进行筛选。其次,对“年”、“刊名”、“作者”分别进行统计;最后,对“关键词”去重、替换和归类,并利用EXCEL中函数计算,统计出890篇核心论文的关键词的共词,得出两两关键词的共同出现的次数。接下来,对物联网的发展与热点分别分析。
一、物联网的发展分析
对物联网的发展分析主要从文献发表时间、发表文献的数量及文献发表作者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核心期刊年载文量分析
文章的数量反映专业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程度。物联网研究文献载文量的年代分布,见表1,共890篇。不难看出,从2010年开始,物联网研究文献开始出现大规模增长。考虑到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的周期性,可以判定,自2009年下半年国内对物联网广泛的研究开始出现,这与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8月提出“感知中国”,并把物联网列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相吻合,而对物联网的研究还在不断升温和深入。
(二)核心刊物分析
对核心刊物的分析主要运用布拉德福定律,它是由英国著名文献学家B.C.Bradford提出的,主要是描述文献分散规律,表述为: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那么可以把期刊分为专门面对这个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个区的文章数量相等,此时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成1:n:n2的关系。
截止到2012年底,以物联网为关键词的核心论文有173个。根据布拉德福定律,期刊形成比例为:9:35:129,其中n≈4。前9种期刊中电子商务相关论文共143篇,占所有32.30%,约占论文总数的1/3,符合布拉德福定律。因此,可以判定物联网刊物核心区已形成。其中,核心区的刊物分别为:《电信科学》、《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应用研究》、《商业时代》、《中国商贸》、《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工程》以及《江苏商论》。同时,可以看出,物联网研究的论文主要发表在电信类、计算机类和商贸类期刊上。
(三)核心作者分析
对核心作者的分析主要运用普赖斯定律,它是由美国文献计量学家D.Price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提出的,表述为: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上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后经验证得出,(其中,N为核心作者发文篇数的下限,nmax为作者最多发文篇数),发表论文在N篇以上的作者即为该刊的核心作者。
共有411名作者发表过关键词为物联网的核心论文,其中,吴亮发表论文5篇,李遵白发表论文3篇,黄映辉发表论文3篇,孙继平发表论文3篇,发表论文2篇的作者22人,发表论文1篇的作者385人。根据普赖斯定律,计算出该刊核心作者发文篇数的下限N=1.675,因此,将该刊核心作者群的发文量确定为2篇及2篇以上,核心作者总数为26人,其核心作者共发表论文58篇,占全部相关论文篇数的13.09%,远低于50%。由此可见,截止到2012年底,物联网研究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二、物联网的热点分析
对物联网热点分析的理论方法主要为共词分析法。共词分析法属于内容分析法的一种,内容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某研究主题或研究专业术语共同出现在一篇文献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学科领域中主题间的关系,以弄清或测验研究主题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包含的隐性信息,对研究主题做一定预测。为了保证内容分析法的客观性,通常是选取一定范围内的大量文献为分析,通过文献关键词来表达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共词分析法通常使用的分析技术有: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等。按照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将一个学科内文献的关键词加以分类,从而可以直观地显示该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
选取频次大于10的关键词作为分析对象,共计20个,如表2所示,整理形成一个共20×20的共词矩阵,如表3所示。
将相关矩阵的数据导入SPSS17.0,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包括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
(一)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可将众多的观测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一般是通过特征值准则计算获得。进行因子分析即可得到主成份列表,如表4所示,主成份按特征根从大到小排列,取特征值大于1的为主成份,前六个主成份解释了总变异的79.67%。分析可知,在接下来所进行的聚类分析和多位尺度分析中将本文所用的高频关键词分为6类比较好。
(二)聚类分析
采用系统聚类法,首先将每个关键词看作一类,然后把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之后重新计算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再把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依此类推,直至将所有的关键词归为一类。根据表3的相关矩阵,进行系统聚类并加以整理,得出聚类龙骨图,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所得特征值6进行划分,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RFID”、“传感网”、“安全”、“通信”的分类较为明显,可以判定它们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三)多维尺度分析
为了能进一步能确定物联网热点区域与其他研究领域之间的关系,采用多维尺度来分析。在多维尺度分析中,Stress和RSQ分别是信度和效果估计值,一般而言,Stress值在0.2以内,RSQ值在0.8以上时,结果是可信且有效的。利用SPSS17.0对相关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得出Stress=0.28115,RSQ=0.57633。Stress和RSQ均不符合,由此可以判定,物联网相关关键词并没有高度聚集,物联网的热点区域与其他研究和应用领域没形成明显的关联。
三、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对近几年物联网研究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具体为: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并不断深入研究物联网;物联网研究的论文主要发表在电信类、计算机类和商贸类期刊上,即技术探讨和少量的商贸应用;但还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同时,对物联网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RFID、传感网、安全、通信这几个方向上,与社会其他研究和应用领域没有太多交叉。总体来说,在中国物联网还处于摸索研究阶段,还未出现大规模的应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EB/OL].http://epub.edu.cnki.net/grid2008/index.htm,2012-03-01.
[2]B.C.布拉德福.文献工作[M].伦敦:克桑斯比·拉克伍德公司,1948.
[3]邱均平,王明芝.1999—2008年国内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J].情报杂志,2010(02).
[4]D.普赖斯,著.小科学大科学[M].宋剑耕,等,译.北京:世界科学社,1962.
[5]叶鹰,潘有能,潘卫.情报学基础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蒋颖.1995—2004年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共词分析[J].情报学报,2006(08).
[7]邓中华,孙建军.网络环境下共词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8(12).
[8]夏治坤,冯炜雯.基于共词分析的电子商务研究热点探讨[J].商业时代,2011(35).
[9]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